会上,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,截止2015年,我国硝酸铵产能1140万吨,产量为530万吨,产量同比下降14.9%,是近些年首次出现大幅度下降,行业开工率仅47%。虽然2014-2015年落后产能在逐渐退出,有超过50万吨的产能退出行业,近70万吨的产能长期停车,但由于前些年产能的快速增长,硝铵过剩量仍超500万吨以上,过剩矛盾比较突出。此外,由于2015年开始,民爆市场的急速萎缩,需求同比下降了10%以上,导致行业过剩情况更加严重。面对困境,顾理事长表示,行业必须树立信心,客观分析形势,寻找发展路径。首先,要努力化解产能过剩,按照硝酸硝铵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未来五年要淘汰常压法、综合法等硝酸落后产能200万吨/年,淘汰常压法等硝铵落后产能200万吨/年。近两年,落后产能有加快退出的趋势,2015、2016年就有120万吨/年的硝铵产能退出或停产。其次,要积极调整产品结构,重点发展一些高附加值、需求潜力大的下游产品,一是要加大对硝铵下游肥料产品的发展。重点发展硝基复合肥(包括硝酸磷肥)、尿素硝酸铵溶液、农业用改性硝酸铵、硝酸铵钙、高效液体肥等;二是要延伸化工产业链。此外,行业要继续推进先进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,加大硝基肥的渠道的拓展,以及开拓硝铵硝基肥的国际市场。
会议还围绕硝酸硝铵行业运行情况、先进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、硝酸/硝酸盐及硝基肥先进适用技术、市场和出口情况、企业转型发展经验、产品安全监管、碳减排政策对硝酸行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交流。会议内容紧紧围绕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进行,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,90%以上的硝铵企业均到会,参会企业人数达到150人以上。
8月30日,召开了硝酸硝铵分会工作会议。会议通过了分会2015-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重点工作计划,重点交流了硝酸硝铵企业生产运行情况、存在的困难以及转型发展的思路。此外,会议还讨论研究了硝酸产品碳排放基准值的制定工作,并对《硝酸铵生产安全技术规范》征求了意见。